从光合作用的教学谈学生之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必须首先以铸造学生之创新能力为先。生物是一门以研究生态科学为主的自然学科,在基础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必须首先以铸造学生之创新能力为先。生物是一门以研究生态科学为主的自然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笔者结合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的课堂教学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既不管学生愿不愿接受,也不管学生可不可以接受,更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首先,很多教师认为生物教学的内容只要一灌就能了之,从而把需要实验验证的结果通过强灌去解决问题;其次,生物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并没有多少探究性的内容,而对于非探究不可的内容,教师也懒得让学生去实践。这就导致学生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思考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学生也就谈不上去创新、创造了。从传统的生物教学以及生物课程的特点看,这样的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育,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把课堂当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凡是可做实验的都让学生去做实验,凡是能由学生去推导的则由学生自己去推导,即使学生在推导过程中会有着一定的困难,但都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去攻克生物学习中的城堡。如教学光合作用的过程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找叶绿体的哪些结构与其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这一功能相适应。学生十分认真而且仔细地观察,通过观察、分析、推导、研究,学生知道了双层膜、基质中的基粒、色素和酶等的功能及它们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虽然这些都不是学生所去探究的生物学的高深问题,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探究必须从课堂开始,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而又鲜活的。

二、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活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教师都在探寻生物课堂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想途径,并找到了诸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探究,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应用是我的唯一追求。还以光合作用的过程的教学为例,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是一个动态的、各种物质循环并且相互依赖的生命过程。如果我们简单地告诉学生光合作用中的某些过程或者是必需光等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亦能获取一定的效果,但就显得没有那么有活力,学生的学习也就显得不那么充满生气。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去观察叶肉细胞的显微结构、叶绿体亚显微立体结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循环情景。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步步推理、分析、研究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的过程。而后又引领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的内容进行剖析性的研讨,学生从这一系列的有效演示、观察、系统讨论和研究中知道了控制光合作用的信息流,知道了太阳光子的能量转化为一定能量时的守恒现象。

三、伙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帮手

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热情支持其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的伙伴,这就像牡丹花虽红还需要绿叶来扶持一样。平时的生物课堂,我们亦会不断地看到学生对生物现象乃至于生物科学的研究总会不自觉地走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就需要学生的学习伙伴对其进行帮助。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学习伙伴是谁?又会有些谁呢?平时教育教学的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学习伙伴可以是生命型的,也可以是非生命型的。就拿非生命型的学习伙伴来说,存在于学生周围的学习伙伴十分广泛。如教学光合作用的过程时,部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一是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也就是说光反应和暗反应是截然分开的,暗反应则不需要光;二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产生的系统性的变化是十分一致的。对于这样的错觉,我们将如何去解决或者是面对呢?在教学中,我发挥生物科学读物的威力,提醒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错觉是不奇怪的,这些问题我们的科研人员早就有了相关的结论,你们完全可以从相关的读物中寻找到答案。于是学生从书这个无声的“伙伴”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包括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变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光,但也并不是光合作用的任何过程都需要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在光下也是可以进行的。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qikandaodu/2020/1102/483.html



上一篇:从春天出发
下一篇:2008年《生态科学》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有较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