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洪涝治理思考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沪苏浙交会处,行政区划分属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总面积2 413 km2。示范区地势低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沪苏浙交会处,行政区划分属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总面积2 413 km2。示范区地势低洼,洪涝风险较大。因此,强化示范区洪涝治理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好示范区两区一县的洪涝治理总体安排,是示范区当务之急的水利工作。

一、示范区洪涝基本特征

示范区洪涝基本特征可用4个“地”来概括:一是经济发展低洼地。示范区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的交界地区,受省际行政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示范区常住人口约310万人,人均GDP约11.5万元,低于太湖流域人均14.4万元的水平。二是地势低洼地。示范区近80%的地面低于地区历史日均最高洪水位,洪涝易发频发,灾害风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示范区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其中1954年、1991年、1999年三次流域性洪水期间,示范区受灾面积分别约占总受灾面积的39%、49%和17%。三是水事矛盾集中地。示范区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承担了流域一半以上洪水的下泄,是西部太湖洪水、南部杭嘉湖洪水和北部苏州洪水等上游三面洪水的汇集之地。洪水汇聚后通过黄浦江干河穿上海高度城市化地区进入长江。示范区是太湖流域省际水事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上下游、左右岸、省际矛盾较多。四是江南水乡文化聚集地。示范区内河网纵横、湖荡棋布,河湖水面率高达20.3%,是江南水乡的核心地区。京杭运河南北向穿过示范区,区内依水而建的古镇众多,拥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二、形势与挑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承担着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率先转化生态优势、建成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的重任。这为示范区洪涝治理明确了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

1.新定位

示范区地处太湖流域下游“盆底”,历史上曾是太湖洪水泛滥区。1991年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治理太湖,组织实施了一轮治太十一项综合治理骨干工程,打通了太湖洪水出路,形成了“利用太湖调蓄,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的流域防洪治理格局。在解决太湖洪水出路的同时,重点协调了沪苏浙两省一市边界的洪涝矛盾,打通了太浦河、拦路港、红旗塘等省界骨干排水通道,构筑了示范区水网骨架,解决了示范区上游洪水安全过境的问题,并控制形成阳澄淀泖区、杭嘉湖区和浦西区三个水利分区,奠定了示范区洪涝治理的格局。至此,示范区超过一半的流域洪水经太浦河、拦路港、红旗塘等骨干河道下泄。再加上近年流域下垫面变化巨大,洪水归槽现象越来越突出,示范区承纳的洪水越来越多,本地外河河网洪水位也越来越高,下游黄浦江米市渡潮位趋势性抬高较多,防洪形势越来越严峻。

随着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示范区未来将被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区域一体的产业创新链,防洪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阳澄淀泖区、杭嘉湖区和浦西区3个水利分区的区域治理应充分认识示范区的重要性,尽可能减少上游洪水通过示范区,为示范区防洪除涝创造有利条件。

2.新要求

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从洪涝治理角度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包括防洪除涝标准高、水利工程达标率高、水利工程智能化程度高等。但是,示范区现状防洪除涝能力与这些要求相差甚远。总体上地区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0年一遇、除涝能力约10年一遇,特别是嘉善县大部分圩区防洪能力仅20年一遇,除涝能力仅5年一遇~10年一遇。示范区现状水利工程达标率也比较低,三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仅60%。水利工程智能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对照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补齐防洪除涝短板,大力提升示范区防洪除涝能力,确保示范区遇标准内洪水人民生命财产无忧和遇超标准洪水社会稳定。

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河湖生态提出新要求。未来示范区定位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要做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体融入”。水是示范区最大的特色,应在“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但现状示范区河湖社会服务功能薄弱,对江南水乡文化传承不够,水利工程生态化不足。这就需要在推进洪涝治理的同时,统筹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大力推进示范区幸福河湖建设,让老百姓全面感受到幸福河湖的魅力,还要能引导未来绿色经济产业“拥河簇湖”发展,支撑“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建设。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qikandaodu/2021/0127/590.html



上一篇: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
下一篇:生态环境视角下探析优化的EVA-BSC+评价体系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