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生命生态安全课堂上活跃起来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有些小学生命.生态.安全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新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

在有些小学生命.生态.安全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新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活跃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教学调控是活化课堂教学、焕起课堂生命力保障

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活跃的气氛。教师不仅是教学“舞台”的建筑师,更是“戏”的总导演,诱发演员“入戏”。陶行知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教师以爸爸妈妈的慈爱,哥哥姐姐的关怀,同学朋友的知心,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感受师生合作的快乐,脉搏与学生始终一起欢跳。因此,小学生命.生态.安全课堂活动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学组织和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上,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次接触生命.生态.安全和有足够的实践操作量。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学习的时间,在教学组织上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PK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生命.生态.安全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也使他们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上课前我经常把全班分成A B C D 学习小组,进行小组PK性的教学活动。遇到情景性的表演对话就派小组代表进行对话,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要培养的,教师要适时敏锐的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频繁的给以口头表扬:小组PK获胜的作、业完成好的、上课表现好的就奖励小贴纸,并告诉孩子们小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小奖品。将每节课时生命.生态.安全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带读生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课堂PK,课后进行交流,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听讲。

2.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小学生命.生态.安全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3.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美国思想家拉尔夫多·埃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由于学生对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与成年人有不同的特殊方式,他们在看待问题时有一种胆大脱俗的创造精神,对同一问题往往有其独道的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呵护学生的灵性,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前的生命.生态.安全教学“新”“异”的东西太少,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目中创新种子的萌发,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思考,让其大胆想象、创新,提出问题,让学生有表达自由,思想自由。美国有位美术教师的做法令人称道,当他讲评学生“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有位同学画成方型的苹果,老师问其原因:因为圆苹果爱滚,不利于保鲜,如果是方的,可解决此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道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鼓励发明“方型苹果”,这尊重了学生的创新。我们应从中获得启发,呵护学生的灵感,唤回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qikandaodu/2021/0225/640.html



上一篇:高效阅读生态发展谈谈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
下一篇: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第二站公众开放日活动在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