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降危”,但生态保护不能降级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已成功保护10只濒危保护动物。大熊猫降级为“易危”是我国整体生态改善的标志,但相关保护不会降级。 在7月7日国家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

我国已成功保护10只濒危保护动物。大熊猫降级为“易危”是我国整体生态改善的标志,但相关保护不会降级。

在7月7日国家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态系统体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野外大熊猫数量已达1800多只,威胁等级由“濒危”降至“易危”。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甚至是国民名片之一。它的“减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媒体从大熊猫的角度提问:“我被降级了,你还爱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然而,动物保护仍需多角度辩证看待。

大熊猫的“降级”意味着中国的环境和生态有所改善。这是客观事实。而其“减灾”也有科学依据。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及标准》,物种分为:绝种、野生绝种、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非濒危,缺乏数据和未评估。其中,“濒危”是指一个分类单元不符合“极危”标准,但其野生种群在近期内灭绝的概率很高,如蓝鲸、麋鹿等; “脆弱”是指未来一段时间后,其野生种群,如大白鲨和北极熊,更有可能面临灭绝。此外,还有数量标准。

中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IUCN标准,制定了中国动物红皮书物种分类,采用野生灭绝、绝种、濒危、易危、稀有、未明确分类,类似于 IUCN 的标准。仅从数量上看,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就达到了1800多只,超过了“濒危”上限250只,也突破了“易危”上限1000只。因此,其“降低风险”是科学谨慎的。

其实,早在2016年9月,IUCN就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威胁从“濒危”降为“易危”。当时,中国国家林业局发文称,IUCN的报告是理论判断,而国家林业局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着眼于实际工作和保护情况,认为大熊猫大熊猫仍然是濒危物种。今天的“降低风险”,也是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多方面权衡、中国标准判断的结果。

大熊猫的“减灾”是我国整体生态改善的标志,但并不意味着对大熊猫的保护会相应降低。正如国家林业局所说,如果降低保护水平,保护工作变得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将不可逆转地丧失和破坏,已经取得的保护成果将丧失,特别是一些当地人口少。随时可能灭绝。

这个观点是审慎的,值得肯定。它提醒我们在和平时期要保持警惕,对保护大熊猫要有长远的眼光。

就现实情况来看,大熊猫的生存状况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一是栖息地不完善,表现在保护区的破碎化。 2016年的一项官方调查显示,大熊猫只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大熊猫的野生种群被划分为33个当地种群。 30只以下有灭绝危险的种群有22个,10只以下有灭绝危险的地方种群有18个。现在,这种情况还没有完全改善,因此需要对保护区进行更多的投资。

另一方面,大熊猫也面临着全球变暖的威胁,它们的食物可能会减少,收成可能会失败。由于气候变暖,有研究人员预测,未来80年,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将有三分之一可能消失,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将因此难以为继。

为此,我们不仅要看到大熊猫“减灾”背后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更不能认为已经做到了。事实上,只有不断保护大熊猫等濒危动物,我国的生态才能不断改善,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这是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活和生活的生物的最大利益。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1/0712/1259.html



上一篇:奶业专家齐聚黑龙江 探讨高寒生态奶业发展
下一篇:创新生态,“城”就未来!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