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 从日益蓬勃的乡村旅游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主题:生态美、产业兴、富民——从日益繁荣的乡村旅游看乡村振兴的强劲势头 新华社记者于俊杰、周文冲 夏天很热,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崖油沟风景区却是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主题:生态美、产业兴、富民——从日益繁荣的乡村旅游看乡村振兴的强劲势头

新华社记者于俊杰、周文冲

夏天很热,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崖油沟风景区却是凉风习习。遮天蔽日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古村落的石板房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园画卷,令人印象深刻。渴望着。

然而,就在几年前,嘉油沟村还是山东省重点扶贫村。全村76户中,有42户已登记登记,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几年来,嘉油沟风景区“转型”为集农业体验、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并获得了超过300万游客。游客、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实现了人人就业、万户脱贫,走上了“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之路。

“以前我只靠种地和去市场卖泡菜,一年四季赚不了多少钱。”村民海燕说,随着游客的增多,通过泡菜店的经营和网络直播,一年收入10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长期以来,缺乏整体发展规划、缺乏产业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

多年来,河南新乡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导向,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杨地村,离新乡市区不远,保留了各个年代的特色民居,是著名的特色村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阳光逐渐破败。

“如果没有合理的统筹规划,这些老房子也不能变成宝物。”杨地村特聘的乡村建设专家包国志说。

按照不改变乡村景观、保护生态的原则,杨堤村“不砍树、不拆房、不填池”,整个村子保持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同时邀请群众参与全过程,使村落设计符合村民意愿和传统习俗。

现在在杨堤村,家家户户都已经修好了。一些废弃的宅基地被改造成精品民宿,有的被重新种植成花园、菜园、果园,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就业、乡村旅游、有机果蔬等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推动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城乡生产消费关系加速。村民们在网上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农产品市场,吸引了大批游客下乡追求“慢生活”。

今年“5月1日”长假期间,更多人在各个平台上“逛”了乡村景区。在贵州荔波,直播带动当地游客同比增长6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8%。

与此同时,“线下”的配套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板桥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的村庄。据白马镇党委书记刘华松介绍,2015年之前,板桥村通往集镇只有一条狭窄蜿蜒的土路,水电短缺。

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板桥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板桥村依托东西部合作乡村旅游示范工程,新建广场、花池、生态观景台和观光步道,支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产业。该村已开办农家乐20余间。

今年上半年,连接板桥村至集镇的乡村旅游公路正式通车。它曾经是乌江白马码头和贵州盐路之间的唯一地方。狂欢一场。

谢淑梅,村民,经营农家乐,最近生意兴隆。每天 16 间客房中的一半以上都被预订。她说:“看这个势头,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许多贫困村向“小康村”升级。如今,各地村庄都在努力探索用精准规划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1/0724/1304.html



上一篇: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米易是康
下一篇:飞书深诺CEO 沈晨岗:跨境营销打通业务生态,陪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