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生态环境管理有了“工具书”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青岛湾风景秀丽。刘东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吴帅 8月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关于印发《青岛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划控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青岛湾风景秀丽。刘东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吴帅

8月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关于印发《青岛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划控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解读。 《方案》从生态环境要素现状出发,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在线,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划定146个陆域、63个海域。区域环境控制单位。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框架和规则,全力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划管控规划的实施和应用。

全市划定209个海陆环境管控单位

所谓“三线一单”指的是红线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底线、在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聚焦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产业优质的湾区城市,推动胶东经济圈融合,打造“一湾两翼”三山一平原一轴“多廊”生态空间格局,以建设“天蓝、地绿、海绿、水清、地净”的美丽青岛为总体目标。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将其分解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线三个环境维度。生态、大气、水、土壤环境管控区,并提出能源、水、国土资源和岸线资源利用上线,209个陆海环境管控单位落网进城吃饭,实行分类管控。这不仅达到了生态治理的目的,也为青岛的绿色发展预留了生态空间。

结合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衔接“三线”成果,《规划》统筹陆海环境管控单元,建立“1+146+63”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即1个市级整体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46个陆地环境控制单位和63个海洋环境控制单位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青岛市环境管控单位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综合管控三类。针对不同单位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这将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管理的工具书,也将推动区域和规划环评的实施。完善国土空间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青岛依海而生,近海面积120个,岛屿120个,海湾49个。 “我们在规划编制中突出海洋生态保护,通过‘三线一单’的底线约束和绿色引导,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处长季先峰表示,《方案》着力抓好“两个关系”,一是发展和保护好两者关系,二是妥善衔接“三线一令”多方谋划,确保“三线一令”与现有各项规划和编制方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与环评共建新环境准入制度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发布后,重点将放在实施和应用上。 “在‘??六位一体’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三线一令’处于领先地位,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项目环评等管理起到宏观指导作用。和排污许可证。”季咸峰介绍,“三线一令”,将为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可以说是一个联动生态环境部门和各部门的综合配套。

从支持政府部门综合决策的角度来看,“三线一令”是环保澄清。 “三线一令”确定的生态、水、大气、土壤、资源利用管控要求,可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成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主体。地方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生态环境管理工具手册,用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区域发展、项目建设等。其控制单元的准入清单和青岛市总体准入清单的内容,综合确定该区域的准入条件或项目引进的可行性。

“‘三线一令’、规划和项目环评都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防控。三者将共同构建新的环境准入制度,但各自管控层次不同于空间尺度。”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浩伦表示,“三线一令”是“框架和规则”。从宏观上,他们在城市层面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将环境准入管理延伸至决策源头。完善环境准入管理制度。

衔接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划管控要求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及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根据依据,符合管控要求的予以批准,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及时优化调整,调整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原则上不予批准。 .严格控制生态环境准入。

此外,《方案》的实施将推动生态环境政策精准落地,规范工业园区的监督管理。将“三线一秩序”管控成果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生态修复、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围绕实现环境质量约束性考核目标,加快水体治理,大气、土壤环境污染,组织发展重点生态保护单位保护修复。以“三线一令”管控成果规范和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不断完善监测和生态环境管控能力,着力防范产业园区生态环境风险,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1/0806/1339.html



上一篇: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24.1%——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
下一篇: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势头正劲 探索生态和谐发展之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