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正和生态基于海岸生态修复与蓝碳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从河湖到海洋 ——正和生态基于海岸生态修复与蓝碳的生态工法探索实践 滨海地区作为陆海相连接地带,具有独

本文转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从河湖到海洋

——正和生态基于海岸生态修复与蓝碳的生态工法探索实践

滨海地区作为陆海相连接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地带。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滨海地区已成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带,滨海地区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

2022年1月10日~11日,主题为“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2021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滨海湿地、海洋碳汇、候鸟迁飞、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前瞻性、务实性、引领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和经验。

在其间召开的全国海洋碳汇联盟会议上,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生态)副总裁李宝军分享了该公司从河湖到海岸的生态工法探索实践,以及利用新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成功案例。

打造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实施碳中和国家战略,是我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有力抓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赤潮、绿潮、缺氧、酸化等海洋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案。

滨海生态系统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海洋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而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需要遵循生态系统演替的科学规律,针对各种生态退化等问题,研究原因的所在,在制订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修复和重建方案时,尊重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科学地选择保护修复模式和措施,避免过度人工干预和工程化。

“生态工法正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创新技术,致力于创造有生命力的滨水结构形态。”李宝军介绍,生态工法可以概括为基于水利安全,以生态修复为导向,实施水土保持、辅助净化、物种保育,从而鼓励自然做工与演替的工程实施方法。该工法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学特性需求,利用植物根系的土壤固持作用及植物缓冲截流能力对边坡进行稳定加固、提升抗冲刷性能,同时丰富的滨水植物不仅帮助水质净化提升,也营造了生物栖息环境,以此提高生态稳定性。

“利用生态工法进行项目建设,可以产生多维度的生态效益。”李宝军表示,在恢复河流连通性的同时,也能增加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通过建设设计和自然演替建成完整、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并发挥其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修复区域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力。同时,生态工法在建设过程中可就地取材,尽量降低工程材料消耗和施工碳排放。

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正和生态自诞生之日起,即确立了追求设计本质的原则,将科学的技术体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拟自然的生态工法融入每一个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正和生态坚持科学、数字化、创新和多专业融合,努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工程建设中,正和生态采用拟自然的生态工法,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生境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陆域到海域的技术探索

李宝军介绍,正和生态在生态工法的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九模块法实施落位流程,包括场地识别、自然流淌河流断面设计、生态工法设计、复合断面设计、工程实施与监测等。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确定场地的基本特点,根据场地识别及区域特质,推导自然流淌河流技术参数。在河流断面设计的过程中,根据水位、高程和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将河流及河滨区域划分为高地区、过渡区、漫岸区、河岸区、河床区5个区域。其中,将高程处于洪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漫岸区和河岸区作为生态工法的主要设计区域,不仅起到弹性设计、增强系统韧性的功能,也减缓了水流对河岸的侵蚀,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利用生态工法的多项创新技术,正和生态已在大理洱海、雄安白洋淀、莆田海湾、广州南沙、徐州丰沛运河等落地实施了一系列项目。通过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将湖滨岸线修复为水体净化和生态复苏的自然湖滨岸带,为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样板。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2/0124/1534.html



上一篇:OPPO开发者大会亮点汇总:四大生态举措+隐私安全
下一篇:海南如何推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与相关市场推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