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生态明珠!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未来竟

来源:生态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提起南四湖,很多人也许会陌生,但是提起微山湖却是家喻户晓。南四湖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是微山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提起南四湖,很多人也许会陌生,但是提起微山湖却是家喻户晓。南四湖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发展水产、航运交通等多种功能。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田诗玉 摄影

为实现“华北南四湖生态明珠,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的愿景,近日,山东省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涵盖了土地、林草、矿产、地质环境等自然资源领域内的相关内容,涉及济宁、菏泽、枣庄、泰安等城市。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四湖流域整体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山绿、水清、林郁、田沃、湖美”的优良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干旱水位不稳定导致湿地资源退化

中间狭长部分更为明显,与河道无异

在地图上远远看去,南四湖犹如一条狭长的玉带一样,“嵌”在山东南部,行政上由济宁市微山县管辖。1960年,湖中筑成二级坝,把微山湖分成上下两级。南四湖流域属于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流域以南四湖为核心,地跨鲁、苏、豫、皖4省34县(市、区),流域总面积3.17万平方千米。这个湖群的形成,历史上和黄河泛滥有关。

鸟瞰微山湖 侯贺良 摄影

南四湖入湖河流53条,30条注入上级湖;23条注入下级湖。南四湖东西湖堤内总面积126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156.68平方千米,占比91.4%。南四湖流域是山东省乃至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及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南四湖及京杭大运河内的水运航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流域内主要工业部门为造纸、化工、电力、食品、煤炭开采等。南四湖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候鸟的越冬地、繁殖区及中转站,其中,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0种,还包括白鹭、绿头鸭、秋沙鸭等鸟类294种。

近几年遥感数据证实,南四湖处于缩小之中,尤其是中间狭长部分更为明显,与一条河道无异。南四湖水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大,湿地植被单一,挺水、浮叶、沉水植物的层次配置不合理,水生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待提高。干旱年份大湖水位较低,水位的不稳定导致湿地资源退化。湖区群众阶段性开垦湖田对湖区生态环境和湿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区内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主要为欧美杨纯林,纯林过多、人工林树种较单一、中幼林比重过大。

2017年夏天,微山湖遭遇干旱,航道上指示牌水泥柱的根部裸露。李岩松 摄影

与现在清澈的湖水形成极大反差,2003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南四湖是另一番不堪的模样,汇入大湖的53条河流上,分布着4000多个排污点,不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排入湖,南四湖几年间就变成了“酱油湖”。

转机来自2003年,南四湖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湖泊和调水通道。一场最为严苛的治污大幕就此拉开。从劣五类水质到地表三类水标准,仅水中COD含量一项,就要求降到20mg/立方米,这高出国家最严标准2倍还多,微山县近30家煤炭、焦化等规模以上企业因此被关停。

当时,济宁提出了流域“治用保防控” 综合治理体系,以加严治污标准倒逼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根治水污染,累计实施污染防治、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生态修复4 大类223个工程项目、投入156亿元资金。为了守护南四湖的大生态,微山县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拆除光伏电板115万块、完成4万亩网箱网围清理、完成20多万亩池塘退养,12家煤矿退出……他们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煤矿开采、人工养殖、违规光伏发电项目等问题以最严要求一一落实清理。

目前,南四湖流域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地表水m类标准,优良水体占全省的1/3,进入全国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济宁连续三次代表山东参加淮河流域治污检查,均获得第一名好成绩。南四湖湖区山、河、田、林、湖、草、大气生态体系得到修复,环湖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圈正逐步成形。

南四湖流域保护与发展迎重大机遇

构筑“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生态格局

然而,要想构建起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把南四湖流域建成“生态友好、环境美丽、功能完善、文化永续”的和谐共同体,构建一幅“山绿、水清、林郁、田沃、湖美”的美好画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南四湖流域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毕竟,生态和体系需要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生态科学》 网址: http://www.stkxzz.cn/zonghexinwen/2022/0216/1548.html



上一篇:南四湖构建“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生态格局
下一篇:生态环境美 珍禽竞相来

生态科学投稿 | 生态科学编辑部| 生态科学版面费 | 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 生态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